【大紀元2013年11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顧曉華綜合報導)11月15日,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終於比預計提前4天面市,引發外媒關注,媒體紛紛進行報導、評論人士也談出自己的看法。
《決定》內容共分為16項60條。其中最具突破性的是廢除勞教制度和「單獨二胎」政策的推廣,以及農村發展思路和土地制度改革措施。外界認為,其他項目沒有甚麼新意。
於是,媒體與評論方面都呈現出對此《決定》並不看好的現象,稱亮點不多、不應過早鼓掌,指實施才是關鍵,質疑中共在實施過程會大打折扣。
BBC:中共深化改革藍圖亮點不多
BBC在報導中引述觀察人士的話表示,最具突破性的是廢除勞教制度和「單獨二胎」政策的推廣,以及農村發展思路和土地制度改革措施。其他內容基本上了無新意,屬於方向性、原則性的表述。
報導中採訪了香港時事評論員林和立,他對各項改革內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農村改革,林和立認為最具突破性的改革措施是涉及農村土地制度的改革,但與農民生活和權益保護有關的戶籍制改革方面卻顯得步履緩慢,缺乏新意。
勞教制度,他認為有不少地方已經開始試點,現在作為黨的政策明確下來,值得肯定但不能說是創新。
計劃生育,林和立認為,三中全會在這方面的決定時間上確實晚了,但遲來比不來好。
林和立還認為,以經濟體制方面的改革措施既看不出突破,也看不出能如何真正撼動既得利益集團,打破壟斷。
報導中最後得出的結論是中國的改革進程取決於政策落實的程度,這已成為評論人士的一個共識。
德國之聲:中共改革決定:不應過早鼓掌?
報導中對改革內容中的開放「單獨二胎」政策和廢除勞教制度兩方面進行了論述。
文中稱,曾就中國人口發展問題撰寫了多部著作的王豐教授認為,這次的放開「單獨二胎」政策涉及面仍然有限,他認為可以從中受惠的大概有1千萬對夫婦,這與中國將近14億的總人口相比還是微不足道的。
八九學運領袖柴玲則向《法新社》表示,計劃生育政策應該「徹底廢除」。目前中國婦女仍然面臨被強制墮胎的危險。
大陸的勞教政策多年來一直受到人權人士的批評。據《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組織估計,目前還有大約16萬人在未經法律審判程序的情況下,被關押在全國約350個勞教所中。
德國綠黨人士貝克(Volker Beck)認為,廢除勞教制度的決定對於中國人權狀況可能得到改善抱有希望。這只是向前一小步。
《德國之聲》在另一篇報導中則認為,方案的具體實施才是真正的改革關鍵。文中引述了墨卡托基金會主席海爾曼的評價,他認為這份改革完全看不到政治上的自由化。恰恰相反,中國當局對互聯網的控制將會繼續加強。
喬新生:中國改革的真假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發表了一篇評論文章,通過中共曾經實施的改革措施論述了中國改革的真假。
他在文中稱,中共每一次三中全會制定的改革路線方針政策,在實施過程中都會打折扣,這一方面是因為中共頒布實施的改革政策,與公眾期望存在著一定的距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共的改革旨在鞏固自己的執政地位。因此,當改革涉及到既得利益的時候,一定會停滯不前。
(責任編輯:童宇)
請關注大紀元的廣告商家,向朋友推薦大紀元,感謝您的支持!
本文網址: http://epochtimes.com/b5/13/11/17/n4012704.htm外媒-中共深化改革亮點不多.html 美東時間: 2013-11-16 12:39:23 PM
【萬年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FiveFilters.org recommends: March Against Mainstream Media (More 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