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文
部落格全站分類:休閒旅遊
自由時報 –
12年國教拚服務成績 歪風不少
〔自由時報記者謝佳君/台北報導〕因應十二年國教上路,有學生會透過協助基金會勸募發票或鄰里資源回收,取得「服務學習」成績;但現在卻傳出有學生未實際到街頭勸募或如實進行資源回收,直接把家裡的發票、回收瓶罐、甚至自己猛喝飲料來充數。這種「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怪象,遭質疑未達服務學習的初衷,美意大打折扣。
走在街頭有時可見穿著背心的人們,手持發票箱向民眾勸募發票,過去多是高中生依學校公共服務的要求,參與街募,但自十二年國教將「服務學習」成績納入超額比序的評比項目後,現在也有不少國中生會選擇到基金會協助勸募發票,以換得服務時數和成績。
連資源回收 也自灌飲料充數
有北市老師私下透露,其實教師圈普遍都知道有些學生在拿了背心和發票箱後,就到其他地方遛達,沒有全程照實在街頭勸募,之後再將自己家中帶來的發票投入箱子繳回充數;北市家長會理事長楊益風說,雖然這是個別學生的行為,但確是普遍現象,其實不只勸募發票,有些學生也會協助鄰里資源回收,為提高回收數量,乾脆從家中帶回收物,更糟糕的是,學生自己猛喝飲料來製造回收瓶罐,違背了服務學習和做環保的初衷。
他無奈地說,人難免會有「鑽」的心理或比較心態,有時家長也缺乏概念,甚至會到公司幫孩子募集發票,導致學生並非發自內心地進行公共服務;他認為歸根究柢,問題出在服務學習被量化、制度化,如同講求業績、績效,本質自然會被扭曲,是否該被作為升學依據,值得商榷。
執行勸募發票的創世基金會公關社資部副主任游麗真則說,學生進行街募前會先教育訓練,並委婉規勸將家中帶來的發票先捐出,街募全程也會有義工及輔導員巡視、陪同,如發現未確實街募,會請學生暫停勸募,並回報學校,而且事後若發現募得的發票特別多,會請學生與大家分享如何募得的過程。
教育局中等教育科專員陳素慧表示,無論由校內主辦服務學習的活動或學生申請到校外服務,學校和校外單位都會查核、認證學生是否確實進行服務,也建議學校主動提供足量服務學習的機會,或配合課程進行,更能了解學生服務學習的狀況。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
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2014,進擊的巨人線上看,candy crush saga外掛,正妹寫真三圍
iwuis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