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金控昨(16)日宣布,併購萬泰銀後,將以商銀登陸申設特許銀行,且不排除與陸銀合資,跨出銀行登陸的第一步,合併後凱基證券上千億元的證券活存資金也將陸續轉進萬泰銀。
經此調整,可降低銀行資金成本約30餘點(1個基本點為0.01個百分點),省下約10億元成本,配合各項業務整合與擴大,三到五年內可讓銀行獲利翻倍。
目前開發金登陸僅限創投募集私募基金、租賃業務等兩項轉投資,銀行端礙於工銀型態,沒有登陸,也沒有其他海外分行。但是開發金即將合併萬泰銀、轉型商銀,因此未來待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生效後,不僅凱基證券將登陸申設合資券商,新的萬泰銀也可跳脫OECD設點限制,申請登陸設子行,且不排除採合資方式。另外,也規劃再申請香港分行。
開發金昨天舉行法人說明會,是開發金宣布併購萬泰銀後首次辦法說,現場聚焦併購商銀後的整合轉型計畫。開發金子公司開發工銀企金事業群執行長王幼章,也是未來商銀整併的主導者,首次談到開發金未來商銀在亞洲佈點的規劃。
王幼章說,未來萬泰銀將與開發工銀的企金、租賃等銀行相關業務整併,資本額初步將增至500億元以上,淨值增加至近600億元,總資產達6,000億元,升級為中大型銀行,並在服貿過後申設香港分行、大陸子行。
王幼章說,整併後的新商銀,在台灣市場將以利基型銀行為定位,以貿易融資、金融商品行銷(TMU)為主幹的中小企金業務,加上與凱基證券整合後的個人金融與電商業務,強化金控跨售綜效。
對亞洲市場發展,王幼章說,新商銀將以商人銀行為策略方向,開拓市場,因此登陸也會申設特許銀行,鎖定特殊市場,與一般商銀的登陸作法不同。
他並表示,萬泰銀現有的消金業務,最大宗為現金卡,未來會逐漸轉換至個人信貸,雖降低利差但可降低更多授信風險,而房貸業務可以引進開發工銀的直投資源,搭配土建融發展分戶貸款,加速擴大客群,中小企金則以結合財富管理為主軸發展。亞洲市場以商人銀行為定位,也就是結合既有的財顧、國際投資銀行與私募基金合作網路的優勢資源,走與一般國銀不同的路。
萬泰銀內部估算今年獲利約30億元,明年可能因少了呆帳回沖利益而衰退約10億元,但過去帳上還有所得稅利益資產60餘億元可認列,開發工銀企金業務獲利則是穩定在十多億元並逐年成長,因此未來追求獲利翻倍,三到五年內銀行端提存前獲利將可望挑戰百億。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