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廿年前專科、高職都念美工設計的學生,當時沒有租金昂貴的「新一代設計展」,但花在畢業展費用並不少於現在的學生。幾乎都是在畢業前一兩年就開始全力準備畢業展,彷彿這就是現階段最重要的事。
所以我一直思索「畢業展的意義」,還有「畢業展一定要花大錢嗎」,也延伸出「一定要做畢業展才能畢業嗎」這三個大哉問。
畢業展應是設計科系學生學習成果的展現,至於能不能因此得到工作機會,這是附加價值,而非主要價值。
學生做畢業展,並不是為了要被發現可得到工作機會,這就好像年終獎金是雇主為了體貼員工而發,它並不在正式薪資裡,但日久約定成俗反而變相成為一種相互的牽制。
站在校方立場,畢業展可以打響名號或校風,以便日後招生。所以如果學生、校方立場都一致(事實上很難),學校以此招生、畢業生以此畢業,應皆大歡喜。
但實際上未必然。學生經濟狀況不一樣,每間學校對「畢業展綁畢業」的要求,也不盡相同,再加上學生才能也不同,造成了自有設計科系以來層出不窮的畢業展問題。更遑論設計科系範圍,美術、髮型、工業、服裝不一而足,花費的成本與時間也都不一樣,格局差異更大,高職跟大學又是兩極。
我一直自問前述三個問題,其實沒有正確答案,因為答案在每個學生心中。
直到出社會若干年後,才發現畢業展就好像演唱會一樣,再怎麼轟轟烈烈令人難忘,過了就沒了,唯一留下的可能是一本專刊或一支影片,以後回過頭來看,只會覺得當年的青澀。所以,過程應該比結果重要。
再說如果真要獲得什麼機會,也不用等到畢業展,只要你有能力,大可參加國內外的設計比賽,就能展露頭角,何須等到畢業?但話又說回來,要真能像古又文那樣以服裝設計走向國際,也真是少之又少。
所以在學生抗議展場租金太貴、畢業展綁畢業的同時,國內行之有年的畢業展制度,是該好好檢討與改革了。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