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互聯網布局戰 捧金來台搶才
2014/06/10 15:40中央社
(中央社記者吳佳穎台北2014年6月10日電)中國大陸的互聯網企業競爭激烈,人才布局戰早已開打,捧著現金覓人才;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日前來台就表示,大陸軟體產業看中台灣高素質工程師,「錢不是問題」。
大陸互聯網公司發展如火如荼、創業(start up)氣氛濃厚,向矽谷看齊,對人才的布局戰更是延伸到海外;不只啟用來自美國、英國、加拿大、西班牙等全世界的人才,台灣更成為搶才必爭之地。
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擔任董事長、全球活躍用戶超過3億的大陸軟體公司「獵豹移動」也來台覓人才。
獵豹移動執行長傅盛證實,大陸軟體公司在台灣的搶才行動早已開始,「我們不找,我們的兄弟公司、友商也會來這裡挖人」。
他說,大陸軟體的研發求才若渴。因為互聯網企業眼下已是中美的兩強之爭。撇開美國不說,中國大陸自己的軟體行業就砍殺得厲害;而軟體產業的核心競爭力來自人才,布局戰不早就沒份。
傅盛表示,台灣人才基礎素質高、有國際化視野、語言溝通無障礙,而且處於被低估的「估值窪地」,只是被環境消磨得有點沒野心。
他說,對台灣的人才、技能一點不失望,還覺得潛力十足。這些人不能發揮,是與所在的組織體系有關。以獵豹移動來說,公司不做KPI(關鍵績效指標)、組織扁平化,人人有機會,也不急著推展滲透率;重點是做出核心用戶會喜歡的軟體產品。
至於對台灣人才開價多少?傅盛保密。他溫溫地說,雖然這樣講很「土豪」,但的確「錢不是問題」。
他也解釋為何大陸軟體企業可以如此「燒錢也不手軟」?正是因為近期臉書等網路公司開始回收利潤,讓投資者更大膽。現在,在中國大陸,只要軟體有廣大使用戶、東西好,有潛力,大家爭相投資,因為知道會有更多錢進來。
傅盛還提到,中國大陸政府對互聯網這類「新經濟」策略很清楚,認為這是跟美國可以相互競爭抗衡的產業,所以管理上有彈性,也讓互聯網有機會改變各種傳統產業。
獵豹移動(cheetah mobile)是小米科技雷軍參與創辦的防毒軟體公司「金山軟件」旗下子公司,原名金山網路,後改名獵豹,已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
獵豹在行動裝置上推出不少全球下載量極高的App(應用程式),如Clean Master、Battery Doctor等。截至今年3月,獵豹移動的產品在全球的每月活躍使用者超過3.62億,63%為海外使用者;在台灣,較多人使用的Clean Master每月活躍用戶約為300萬。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