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涉壟斷 恐吃344億元罰單
2014/07/31 11:47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14年7月31日電)美國通訊晶片大廠高通(Qualcomm)在大陸涉嫌壟斷,遭大陸國家發改委調查。依大陸反壟斷法規定,一旦被認定壟斷,高通將面臨最高人民幣70億元(新台幣約344億元)的罰款。
人民網報導,中國大陸「反壟斷法」第46條和第47條規定,對達成並實施壟斷協議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以上、10%以下罰款。
高通年報顯示,2013年晶片和授權費收入約243億美元,其中120億美元來自大陸。依此推算,一旦大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認定高通涉嫌在大陸壟斷,高通可能被罰人民幣7億元至70億元左右。
大陸反壟斷法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法研究室主任王曉曄表示,高通基於晶片價格收取的專利授權費過高,可能是被大陸當局調查的導火線。
報導指出,在WCDMA(寬頻分碼多工)產品上,高通收取大陸各終端廠商全部收入5%的授權費,LTE(長期演進技術)產品的授權費率則是4%,這樣的收費標準「非常高,也非常不合理」。
大陸40多家智慧型手機製造商和晶片企業等組成的「手機中國聯盟」,今年2月向大陸國家發改委提交高通涉嫌壟斷的證據。
浙江傳媒學院「互聯網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方興東預測,在大陸市場營業額巨大的高通一旦被罰,罰金可能是10億美元起跳,以懲罰高通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要高通在市場競爭中規範本身的行為。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