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股票消息 滬深兩市早盤小幅高開,截至開盤,滬指高開0.08%,報2427.90點,深成指高開0.17%,報8226.31點,創業板高開0.19%,報1535.49點。行業板塊方面,是有礦業開采、環
和訊股票訊息 滬深兩市早盤小幅高開,截至開盤,滬指高開0.08%,報2427.90點,深成指高開0.17%,報8226.31點,創業板高開0.19%,報1535.49點。行業板塊方面,是有礦業開采、環保工程、生物制品、公路鐵路運輸、化學制品、白色家電等板塊漲幅靠前。
方正證券(601901,股吧)認為,周四市場探底回升,最終大盤以上漲6.61點收盤,漲幅為0.27%,報收於2425.86點。當日,兩市總成交量為3586億,較上一交易日減少252億元。收盤時,兩市共33只股票漲停,1只跌停,跌幅超過大盤跌幅的個股占當日開市家數的60.40%。從各板塊的表現來看,周四絕大多數板塊上漲,其中漲幅居前的板塊主要有次新股、核電核能、公共交通、資訊安全、運輸設備、傳媒娛樂、環保、電腦設備、電器儀表、電氣設備、通信設備、供氣供熱等;而下跌的和漲幅相對較小的板塊主要有保險、電力、鋼鐵、日用化工、運輸服務、煤炭、電力、證券、水務、酒店餐飲、石油等。在早盤市場下跌的過程其實就出現了大盤跌,個股並未跌得情況,這說明市場並不是普跌,也印證了近日的調整只是技術面調整要求的釋放,市場向上的態勢並未改變。在政策層面,近期政策穩增長的信號非常明確,鐵路投資等基建相關的項目頻頻獲批,自10月中旬以來獲批的鐵路項目就已經達到16條,密集的穩增長舉措出臺將對經濟起到托底作用。
相關閱讀
10月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近24倍 概念股二次拉升
工信部11月6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生產5685輛,同比增長近24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2294輛,同比增長近10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2141輛;純電動商用車生產475輛,同比增長近36倍,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 775輛。
另外,列入《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前兩批的新能源汽車生產4748輛,占10月產量的84%。
由此,2014年1至10月,新能源汽車累計生產4.70萬輛,同比增長近5倍。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生產2.22萬輛,同比增長7倍,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生產1.11萬輛,同比增長20倍,燃料電池乘用車生產4輛;純電動商用車生產5723輛,同比增長133%,插電式混合動力商用車生產7972 輛,同比增長181%。
渤海證券指出,在政策鼓勵與倒逼下,新能源汽車將加速普及並有望超預期。維持行業“看好”評級。繼續推薦比亞迪(002594,股吧)、宇通客車(600066,股吧)、亞星客車(600213,股吧)、松芝股份(002454,股吧)、萬向錢潮(000559,股吧)。看好充電樁相關標的,並建議持續關注低速電動車標的隆鑫通用(603766,股吧)、力帆股份(601777,股吧)。
社保12季持股掃描:藍籌壓箱底 頻調中小盤
a股上市公司2014年三季報剛剛收官,眾機構投資a股的情況也揭開面紗。
社保基金,有著“國家隊”之稱,其在市場中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據同花順(300033,股吧)ifind數據統計,截至三季度末,社保基金共計持有a股股票574只,合計持股數量約123.66億股,持股總市值約1293.16億元。與今年二季度末時相比,這三項數據均有不同程度增加。
事實上,把時間拉長到過去12個季度,社保基金堅持著加倉的風格習慣,只是加倉幅度會視之前的預判及當季的市場表現進行調整。在具體持股方面,毫不意外,秉承著穩健投資的理念,社保基金對藍籌股重視有加,不過,對創業板、中小板股票,也不“吝嗇”,品類可占半邊天。
據同花順ifind統計,相比今年二季度末,社保基金至三季度末時持有的股票數量增加了近20%,由479只增加至574只;持股量共計增加13.57億股,環比增幅約12%;持股市值增加了266.3億元,環比增幅約26%。
需要指出的是,這一市值增幅是近三年來社保基金單季度市值增幅第二大的,上一次是2013年三季度。至當季末,社保基金持股市值環比增長了34.9%。之前還有一次持股市值環比增幅較大的是2012年四季度,增幅為24.8%。結合二級市場盤面,不難發現,在上述三個市值環比增幅較快的時間段,a股市場表現亦不錯。拿上證綜指作為參照。今年三季度,季度累計漲幅為15.4%;2013年三季度,上證綜指的累計漲幅為9.88%;2012年四季度,單季度漲幅為8.77%。
事實上,社保基金並非只在上漲行情中加倉。根據統計,近三年里,盡管a股市場跌跌撞撞,滬深兩市股指上上下下,但社保基金呈現出不斷加倉的跡象,只有一兩個季度出現了疑似減倉行為。
廣西再提北部灣自貿區申請:將建區域金融中心
經濟觀察網報導,廣西區委、區政府11月6日透露,廣西首次提出“加快申請設立北部灣自由貿易試驗區”。廣西將能借鑒上海自貿區的先進經驗,打造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升級版。為此,廣西將設立北部灣經濟區統籌發展委員會,由自治區主要領導擔任主任,自治區有關部門和經濟區各市為成員單位,負責經濟區開放發展的總體設計、統籌協調、整體推進、督促落實。
廣西區委、區政府《關於深化北部灣經濟區改革若干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指出,必須全面深化經濟區改革,堅決破除各種利益藩籬和體制機制障礙,突破產業不強、港口不大、頻道不暢、體制不順、環境不優等制約瓶頸,打造全區改革的“先鋒”和“試驗區”。其中,在經濟區四市(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率先推進戶籍、港口、園區、通關、金融及人才開發、行政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逐步延及玉林、崇左兩個城市。
公開資料顯示,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6年來,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4.4%。2013年,北部灣經濟區的經濟總量和財政收入分別占廣西全區的33.5%和39.1%。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設立絲路基金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組長習近平日前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規劃、發起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設立絲路基金。
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愿望,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臺,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人文基礎,能夠把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同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要集中力量辦好這件大事,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近睦遠交,使沿線國家對我們更認同、更親近、更支援。
習近平在講話中指出,“一帶一路”貫穿歐亞大陸,東邊連接亞太經濟圈,西邊進入歐洲經濟圈。無論是發展經濟、改善民生,還是應對危機、加快調整,許多沿線國家同我國有著共同利益。
習近平指出,“一帶一路”倡議,有利於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正在實行從引進來到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的重大轉變,已經出現了市場、資源能源、投資“三頭”對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只有堅持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