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房價釀成民怨,財經部會聯手打炒房;近期包括經濟部、金管會、中央銀行,不約而同盯上工業區的土地炒作,央行並將工業區土地授信,列為銀行金檢的重點項目,抑制工業區土地炒作風氣。
央行去年底找來八家工業區土地授信餘額較高的銀行「喝咖啡」,並公開表示,銀行應落實三大自律方針,對工業區土地借款更加審慎。
這三大自律方針包括:承作工業區土地借款,須附上興建或開發計畫及相關財務資料,以及證明抵押土地確依借款人計畫使用,同時得切結抵押土地於一定期間內動工興建或開發。
央行表示,若貸款人違反切結事項,銀行應逐步收回貸款並提高貸款利率;另外,銀行撥款後,應切實辦理貸放後覆審工作,落實借款人承諾事項。
央行表示,未將工業區土地抵押貸款納入管制,主要是為避免影響有實質建廠需求廠商的資金調度,但央行也發現,去年1至10月工業區土地抵押貸款撥款金額較前年大幅成長50%,土地價格漲幅還超過住宅區及商業區。
央行表示,銀行資金是來自社會大眾的存款,銀行辦理相關授信業務應力求穩健經營、善盡社會責任,避免助長工業區土地炒作,增加廠商建廠成本,影響企業正常投資意願。
央行官員說,近期未特別針對工業區土地發動專案金檢,不過有鑑於工業區土地已經是各部會關注焦點,因此在例行性金檢時,會要求銀行將相關授信追蹤情況拿出來供金檢單位參考。
據了解,經濟部將修改產業創新條例,明訂在公告兩年後,已取得工業區土地的業者若仍閒置土地,政府得以市價買回的同時,業者必須繳納土地增值稅,將漲價利益歸公。這項作法目的迫使業者吐出閒置土地。
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Text RSS service —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s site,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org/content-only/faq.php#publishers.